一个真正成佛的人,并非无情之人,相反,他却是用情至深之人,这种情即为大慈大悲的济世之情。
唐朝的智舜禅师常年在外行脚参禅。一日,他走得疲惫不堪,便在山间树林下打坐歇息。突然,一只野鸡惊慌失措地飞向他,浑身血迹斑斑,翅膀上还带着一支箭。
随即,一个猎人气喘吁吁地追赶过来。野鸡受伤,逃到智舜禅师的座前。禅师用衣袖掩护着这只从虎口逃生的小生命。那位猎人向智舜禅师索要野鸡:“大师,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!”
智舜禅师满怀慈悲地开导猎人说:“它也是一条生命,放过它吧!”
猎人却不肯同意,反驳道:“我又不是和尚,才不讲什么杀生不杀生呢。你要知道,我们一家老小已经好久没吃肉了,那只野鸡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盘美味啊!”
展开剩余49%猎人执意要得到那只野鸡,智舜禅师无奈之下,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,割下自己的两只耳朵,递给固执的猎人,说道:“这两只耳朵能否抵得上你的野鸡?虽然分量稍轻,但味道应当不错。你就拿回去尝一尝吧!”
猎人震惊不已,内心被智舜禅师的慈爱之举深深感化,终于领悟到打猎杀生乃是极其残忍的行为。于是,他放下屠刀,走到智舜禅师面前,表示愿意追随禅师,接受其教诲。
禅者,并非逃避社会、远离人群。智舜禅师为了救护一只野鸡,甘愿舍弃自己的双耳,这展现了何等的慈悲。实际上,这正是佛教的真谛所在。
中国民间敬仰的观音,其全名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。释迦牟尼佛本身就是慈悲的化身。佛本是多情的种子,然而,佛的情感并非痴迷或世俗,而是真正的大悲心与大爱心的完美结合。真正的大悲心,不着痕迹,仅是自然而然的行为,大爱心亦是如此。
实际上,在现实人生中,我们无需像佛家那样动辄为慈悲舍弃肉身,但怀揣一颗平等爱人之心,与周围的人友善、和睦相处,无论对他人还是对我们自己的人生,都大有裨益。
发布于:江苏省便捷股票配资.股票怎么配杠杆.股票配资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